珍珠蝶

高古瓷收藏已悄悄到了最后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2/5/6 15:40:35   

“高古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元代以前的瓷器。

但是,高古瓷的界定至今有些模糊,

在收藏界,很多人认为高古瓷不包括元代青花瓷,

可是明初的龙泉窑瓷却也被一些学者、收藏家归纳在高古瓷的范畴之内。

在前些年,高古瓷一直被称为“冷门股”,在国内市场也不受追捧,

但是,近年来高古瓷却被很多商界名流看好,

一些国外大型收藏机构和收藏家却大量开始囤积高古瓷。

北宋汝窑圆洗,原为曹兴诚收藏,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以2.6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共计2.94亿港元,再次创造出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为亚洲私人收藏家竞得。

纵观国内,高古瓷为什么一直不温不火呢?

话说在10年前,收藏界内就有人大呼“高古瓷要大涨”,

但是十年后,除了少数名窑(例如:五大名窑、龙泉窑、耀州窑、建窑之类的)价格迅速攀升外,大多数高古瓷还处在不温不火的地位,价值依然低迷。

当下的市场,元明清瓷器在拍卖会场上,动不动就拍出上亿元的天价。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成交价:5.5亿元

唯独高古瓷的行情却依然看似依旧不景气?

究竟是因为釉料、风格亦或是时代背景,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受流通政策的影响

对于市场而言,宋瓷之所以目前无法与元、明、清瓷器抗衡,

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并不是本身的价值没有元、明、清瓷器高。

元青花、明清官窑中的斗彩、珐琅彩、釉里红等固然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而且距今年限较近,存世量相对较大,

而宋代瓷器存世量较小,加之,乾隆时期之前的瓷器,国家的政策规定只允许在国内流通,出口受到一定限制,

国际市场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宋瓷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时期的瓷器。

西汉彩绘陶鼎,高17.9cm

唐代三彩刻花盘,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其次,古今中外审美取向差异所导致

当下,收藏市场上都是明清瓷器特别是明清官窑比较走俏,而高古瓷则难以望其项背。

为何会如此呢?

收藏圈有的人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国内收藏界对高古瓷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了解普遍不足。

唐代白瓷双龙瓶,年巩义食品公司唐墓出土

唐代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盘,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高古瓷的文化艺术特征与他们的审美趣味不符,没有形成收藏高古瓷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审美取向,这是个很重要原因,与明清瓷的华丽、秀美不同,高古瓷表现的审美趣味更多以朴拙、含蓄为主。

由于当时技艺发展历史原因,高古瓷没有明清瓷那么华丽,但是其实在高古瓷中不乏精巧、灵秀之作。

即便是宋五大名窑的瓷器,作为当时专门为王公贵胄所珍视赏玩的最高艺术品类,当时美学追求的重点仍是力求表现淡雅、洒脱的中国传统文人气质。

甚至有人说,对高古瓷的欣赏,是要求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八方杯

南宋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宋代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北宋白釉莲纹长颈瓶

业界内很多人都认为,从清代到现在,我们的审美观慢慢变得俗气了,

不喜欢文人化的朴素优雅的东西,而喜欢富丽喜庆的东西。

一些收藏高古瓷的藏家曾断言说,作为传统收藏大项的高古瓷,如今沉寂多时,其价格仍在低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

对高古瓷的认识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高古瓷价格的回归将是大势所趋。

再有就是真假难辨赝品泛滥:真假难辨、赝品泛滥所造成的收藏风险成本加大也是高古瓷市场行情遇冷的原因。

目前,宋五大名窑的瓷器中,最受追捧的汝窑珍品存世量非常稀少,

但市场上的赝品却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存在较大的收藏风险,造成大多数藏家对其望而却步。

搞收藏瓷器的都知道,由于高古瓷器制作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文饰并不复杂,因此也成为赝品泛滥的重灾区。

目前,一些造假贩子的造假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已经不单是小商小贩的个人行为,而形成了大资金投入的产业链行为。

现在的造假者很聪明,他们用一些碎瓷片为原料,重新回炉,做个新的出来,机器无法识破,因为材料的确是“真的”;

还有一些仿品是拼接而成的,底部是真的,但上半部分是假的、新做的,即所谓的老底新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冷外热的收藏大环境所致,

在陶瓷收藏中,当下国内藏家大多把重点放在明清彩瓷上,较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