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蝶

鬼斧神工曹侯笔,纸上活跳一阿凤

发布时间:2023/6/16 14:59:22   
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曹雪芹如何塑造王熙凤出场形象的

第二回中冷子兴告诉我们,王熙凤“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男人万不及一”的王熙凤到底会怎样出场呢,因为前边作者给了我们那么高的期待,作者给自己设定了那么大的挑战,如果在我们见到之后没有感受到这一期待,那小说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这曹雪芹恰恰就有这个能力,我能说到,就能做到!我们看下边王熙凤的出场到底怎么精彩。

先看阿凤出场:(1)、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此处脂批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脂批在这里做了个比喻,正如戏剧中大将出场,锣鼓声响起,先蓄势,等锣鼓声一阵响过一阵,大将才闪亮登场。这叫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脂批极力赞扬这一笔,是因为这一笔陡起波澜,让人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这个来者的声音上。

再看第二笔: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里,作者十分自然地写出了第二笔。这是用林黛玉的心理描写对王熙凤的出场进行侧面烘托。林黛玉把眼前贾府中的这些人和来者做了一个对比,眼前的每一个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所谓“敛声屏气”,是说收住声音,不敢出大气。何况眼前这些人,都已经是贾家所有女眷中至高无上的人了,而来者在贾母刚刚哭过,大家都大气不敢出的时候,这个人却笑得放肆,且任意高声喊话,这样“放诞无礼”。所谓“放诞无礼”就是说这个人放纵不羁,没有礼节。因为王熙凤打破了林黛玉眼前的一切惯例,来者地位不明,身份不明,不由林黛玉不“纳罕”,所谓“纳罕”也就是感到纳闷,惊奇,诧异。这是从林黛玉这一方面凸显了王熙凤在贾家独特的地位。这是第二笔。

我们再看第三笔: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作者用“围拥着”三个字彰显其不同凡响的气派。前边迎探惜三春出场时,三个人的陪侍者已经够多的了,八九个人。而眼前这一个人就是“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这一笔,声威更壮,也就更加让人诧异。

下边我们再看对王熙凤肖像的描绘。前文说王熙凤“模样极标致”,王熙凤现在来到我们面前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总的一句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一连串的服饰和容貌的描写,真是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应该是林黛玉在细细打量:

而作者又从如下两个方面描绘了王熙凤的肖像:1、服饰2、容貌

我们先看服饰: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而服饰又分为三部分:(1)头饰(2)裙饰(3)服装

(1)头饰又由这样三句组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所谓“金丝八宝攒珠髻”,就是用金丝穿绕珍珠和镶嵌八宝(玛瑙、碧玉之类)制成的珠花的发髻。也就是说“金丝八宝攒珠髻”,是由金丝、珍珠、玛瑙和碧玉之类的东西组成的。这些极其珍贵的宝石到底有多珍贵,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我这里就不在多说了。所谓“朝阳五凤挂珠钗”,是指一种长钗,钗上分出五股,每股一只凤凰,口衔一串珍珠。“绾着”,这里的“绾”,则是盘绕,系结的意思。所谓“赤金盘螭璎珞圈”:赤金,这里指纯正的金。螭,是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璎珞,连缀起来的珠玉。圈,项圈。合起来就是脖子上戴着纯金上刻着无角的龙的项圈,项圈上又有连缀着珠玉的璎珞。

(2)裙饰有这样两句组成,“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所谓“豆绿宫绦”,豆绿,指一种比嫩绿色较黄而暗,比标准绿色较黄而微浅的灰黄绿色至中黄绿色。宫绦,则是一种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中间用绳子,两端系有玉佩,金饰,骨雕,中国结等重物,尾端有流苏。所谓“双衡比目玫瑰佩”衡,佩玉上部的小横杠,用以系饰物。比目玫瑰佩,用玫瑰色的玉片雕琢成的双鱼形的玉佩。

(3)服装有如下三句组成,“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是指在大红洋缎的衣面上用金线绣成百蝶穿花图案的紧身袄。裉,衣服腋下前后相连的部分。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石青色是衣面上,有各种彩色刻丝,衣里是银鼠皮的褂子。刻丝,在丝织品上用丝平织成的图案,与凸出的绣花不同。石青,淡灰青色。银鼠,又名白鼠,石鼠。翡翠撒花洋绉裙:翡翠,翠绿色。撒花,在绸缎上用散碎小花点缀成的花样或图案。洋绉,极薄而柔软的平纹春绸,微带自然皱纹。

以上仅仅是王熙凤的服饰,从这些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的装扮既富丽尊贵又气势非凡。作者在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华贵之气。

我们再看王熙凤的容貌: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而容貌,作者则从王熙凤的眼、眉、面、唇四个方面进行了描绘:丹凤三角眼,俗称丹凤眼,眼角向上微翘。柳叶吊梢眉,形容眉梢斜飞入鬓的样子。风骚,指姿容俏丽。在容貌方面,作者则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后边隐藏着的精明和狡黠。

我们继续看描写王熙凤的第三个层次,就是会见黛玉。会见黛玉又分四个层次:(1)贾母戏谑,(2)赞赏恭维八面玲珑,(3)悲喜转换迅速,(4)回王夫人。

先看第一个层次:……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作为贾府里的“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不多,这除了说明王熙凤的性格泼辣以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我们再看第二点:赞赏恭维八面玲珑,这是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首先王熙凤的赞赏艺术确实高超,非一般人可比。“携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既极显热情,又符合王熙凤这个年轻嫂子的身份,但也只有王熙凤在这个场合可以这样举止自如地和黛玉亲近。“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的赞叹,充分显示了王熙凤赞赏的语言艺术;其次,正如脂批所指出的:“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也就是说,林黛玉的风姿确实让人惊为天人,这里并没有过分的夸张,而王熙凤下面的话则充分显示了她对贾母的恭维艺术,而且一句话照顾到了在场的所有有关人物,你就不能不赞叹她的恭维艺术高超而又十分机敏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话说的,不仅贾母听了受用,迎春、探春高兴,王夫人、邢夫人同样受用。真是出场八面威风,言谈八面玲珑!

这王熙凤在这种场合行动之自如,反应之快捷,照顾之周全,真是无人能比,前边说她“男人万不及一”,真是一点都没有夸张!

我们再看(3),悲喜转换迅速。

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细节描写);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情感的转变。在这之后,王熙凤先是忙不迭一连声地作检讨,然后再次携了黛玉的手(行动描写),又是吩咐,又是命令,又是告诉黛玉一切都找她,一张口真是爽利的很,指东打西,让人目不暇接!

各位细看王熙凤出场这一段文字,作者写得酣畅淋漓,我们也会看得眼花缭乱,不能不赞叹王熙凤在人前的辗转腾挪之功。这样好看的文字非有十足的才力是难以写出的!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初次露面,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示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位凤辣子,贾府上空这只霸王风的风采: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9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