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珍珠蝶 >> 珍珠蝶的习性 >> 博物馆里看瓷器南国明珠广东省博物馆陶
晋代开始,广东已经能制作青釉瓷器,并通过南海出口国外。唐、宋时期广东陶瓷生产遍及各地,匣钵装烧和龙窑的普及标志着工艺技术的空前进步。梅县水车窑、潮州笔架山窑、广州西村窑、雷州窑等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本土窑场,产品也大量外销到东南亚、中西亚等地。
明清时期,石湾窑和广彩瓷器以质优物美名扬内外,称为我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本文展示从西周陶器到东汉、两晋、宋、金、元时期的瓷器。
马厂类型双耳蛙纹彩陶壶新石器时代
半山类型双耳圆圈纹彩陶壶新石器时代
陶簋西周博罗横岭山出土
彩绘兽面纹带盖陶壶东汉
绿釉凸兽纹陶壶东汉
青釉堆贴人物鸟兽谷仓西晋
青釉虎子西晋
青釉鸡头壶西晋
青釉夹梁盖罐南汉广州石马村出土
青釉六耳罐南汉广州石马村出土
青釉灯南朝
青釉划花两系水丞南朝
青釉格型洗南朝
青黄釉碗南朝韶关出土
岳州窑青釉莲瓣纹小口瓶五代
青釉三兽足龙柄谯斗隋代
邢窑白釉碗唐代
白釉兽头壶唐代
长沙窑褐绿釉贴塑壶唐代
河南黄道窑黑釉双耳罐唐代
三彩釜唐代
河南登封曲和窑绿釉绞胎小方枕唐代
越窑青釉葵口碗唐代
越窑青釉葵口碗唐代
巩县窑绞胎小方枕唐代
绞胎或绞釉使用白、褐亮色或者多色泥料相见糅合在一起,然后按照需要切成泥片贴于支撑的坯胎上,或者全部利用胶泥做坯胎,再施釉烧成呈绞纹的器物。按照泥料胶合方式的不同,绞纹有木理纹、野鸡翅、羽毛纹等。这是唐代出现的新的装饰手法,是借鉴于漆器的剔犀工艺,宋以后不多见,烧制的窑口有唐代河南巩县窑、宋代河南修武当阳峪、宝丰清凉寺等。
绞釉是陶瓷工艺技法之一,在釉料中加入着色剂,适当搅动后再施于坯体上烧成。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陶,用白色黏土做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釉料着色剂,并在釉里面加入大量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溶剂,经过约℃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现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颜色,但一黄、绿、白三彩为主。迄今为止发现烧制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唐三彩色釉制作的高度成就,对于宋、辽三彩及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龙泉窑莲瓣纹温碗宋代
磁州窑三彩花凤枕宋代
磁州窑白地黑花鱼纹枕宋代
扒村窑黑花玉壶春瓶宋代
龙泉窑青釉盘口双耳壶瓶宋代
吉州窑黑釉剔花“天庆观”胆瓶宋代
河南登封窑珍珠地牡丹纹枕宋代
定窑刻双鱼葵口碗宋代
青釉刻花浅碗宋代(本人判断为耀州窑)
钧窑碗宋代
建窑黑釉小碗宋代
吉州窑玳瑁纹小碗宋代
景德镇窑影青釉瓣口碟宋代
景德镇窑影青印花八角带盖梅瓶宋代
景德镇窑影青刻花碗宋代’
河南修武窑绞胎小碗宋代
廉江窑青釉瓷坛宋代
龙泉窑暗花花口盘元代
龙泉窑刻花罐元代
磁州窑孔雀绿釉人物纹梅瓶元代
磁州窑《唐僧取经》故事图枕元代
这是典型的元代瓷枕造型,正面绘制唐僧取经图,底有楷书印款“张家造”。有点纳闷,《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而相关内容的画面在元代瓷器上已经出现,说明在成书前,有关的故事已通过戏剧、说书等形式在民间流传。
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玉壶春瓶元代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元代
景德镇窑“东卫”卵白釉印花盘元代
青花一把莲纹匜元代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元代
艾米丽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