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蝶

赛珍珠的中国情节

发布时间:2023/6/23 18:09:24   

距现在80年前的年,就有一部描写中国人民底层生活的文学作品而获得的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名字叫《大地》。它的作者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美国女人她叫赛珍珠。她和晚清名妓赛金花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赛珍珠生前写东西也表示过很崇拜赛金花,这可能是她们唯一的”交点“。

赛珍珠出生四个月就来到中国,一直生活在镇江。他父亲是个传教士中文名字叫赛兆祥,所以她也姓赛。她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是汉语“珍珠”的意思,所以她叫赛珍珠。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重要理由是”赛珍珠用她细腻的笔触搭起一座文化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真实的一面“。确实是,当时欧美很多人士完全是通过他的这部作品了解了中国,这也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人文关怀。

赛珍珠镇江故居

赛珍珠小的时候受到了良好的中国教育,在她的思想上了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她在镇江结婚生子,丈夫是农学家。后来他的丈夫到金陵大学任教,创办了农业经济系。赛珍珠也在金陵大学教授外国文学。那时候她写了很多作品,和国内很多文人包括一些艺术界人士往来非常多。如徐志摩、林语堂、梅兰芳等。可以说”谈笑有鸿儒“交往过程中赛珍珠和中国几个文人不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甚至产生了一些风言风语式的恋情。

赛珍珠南京大学故居

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应孙中山邀请到国内讲学,徐志摩做随行翻译。徐志摩文学水准很高,英文水平一流。翻译泰戈尔的东西令全场惊叹。徐志摩因此赢得了中国的”拜伦“的称号。所以赛珍珠对徐志摩很是崇拜。在一次宴会上她们相识,谈论起文学创作徐志摩的才华更令赛珍珠倾慕不已。徐志摩回北京后,赛珍珠写了封信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情。信未寄出,就传来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情感纠葛的消息,这令赛珍珠很伤心。后来赛珍珠翻译《水浒》向徐志摩请教,两人书信往来。在一封信中赛珍珠说”在水浒里女人感情平淡是不是为她们加入一些感情描写更好呢?“徐志摩回信说”没有感情更好,情爱是人世间最牵肠挂肚的事“这也是当时徐志摩感情落魄的心情真实写照。这些话更加打动了赛珍珠,她抑制不住自己感情,就向徐志摩表白了,而且将当年那封信一同寄出。一年以后,徐志摩给她回信只写了一句话”我正处在情爱的荆棘当中,只有康河的水才能洗去我的忧伤“。这是落花有意,流水无心”经过这段感情风波,赛珍珠的心无法再回到平淡如水的婚姻,最终他选择和丈夫离婚定居美国。

年赛珍珠嫁给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出版商。在美国她遇到了一位中国老朋友林语堂。赛珍珠一直想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上做点贡献。她想找一个人写一下中国人,她虽有文学功底,但她觉得自己是外国人,名不正言不顺。找到林语堂说出想法,林语堂欣然同意。后来就诞生了那部著名作品《吾国与吾民》。在此之后林语堂陆续写出《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著名作品。这些书都由赛珍珠的丈夫公司出版。林语堂的成功与赛珍珠的帮助密不可分两人长达20多年的跨国友谊更被传为佳话。后来因为经济纠纷两人不欢而散,多年的友谊也就此而终。或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冲突的结果吧。

民国时期赛珍珠的作品并不令国民政府欣赏,国内外,许多文人也对她的著作看法不一。国内认为他的作品不够深刻,国外认为她的写作手法太过直白。此时赛珍珠处于尴尬境地。中国人认为她是外国人,而国外认为她是中国人。

年赛珍珠去世。她长在中国,这片土地在她的灵魂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眷恋情感。她在自己的墓碑上手书篆文“赛珍珠”,永久地表达了她对中国深切的怀念。她在世界范围内宣讲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称她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