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珍珠蝶 >> 珍珠蝶生活环境 >> 自古南珠美名扬,极品珍珠出海南
珍珠,古代的璀璨星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在《锦瑟》中将珍珠描述为“人鱼的眼泪”,可见珍珠在古代极其珍贵。古人认为海中的蚌壳会在月圆之夜打开蚌壳吸收月亮精华,此时壳中的珍珠也在月光下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了表现薛家的富贵,说他们家“珍珠如土金如铁”。在我国古代,珍珠与美玉齐名,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具备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是皇宫贵族展现身份的象征。
天然形成的珍珠各有形态,一颗丰盈、莹润、圆满的珍珠,正符合我国对美的认知与追求,因此古人也将珍珠的品级分成了九等,颗粒越大、形态越圆润的珍珠越值钱,有“一分圆一分钱”的说法。以前信佛的有钱人家,也会用上等的珍珠制作一串念珠。要选择大小、形态、色泽都十分相似的颗圆润珍珠,花销少则四五千两银子,多则两三万两。
圆润,温和,高雅,纯洁……古往今来无数赞美让珍珠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珠宝皇后”,也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
古代珍珠采集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淮夷宾珠”,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珍珠古国。不过由于古代技术有限,下海采集珍珠还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著名的农业与手工业古籍《天工开物》中,就有古代采集珍珠的场景。
沿海的水上居民会在每年3月采集珍珠,为了获得神灵保佑平安返回,他们会在之前做好一系列的下海准备,宰杀牲畜以祭海神,态度极其虔诚。为了躲避海底“蛟龙”的袭击,还会生吃海味让自己更有大海的味道。采珠船上还备有许多草垫,一旦在大海中遇到旋涡,就立刻投掷草垫,以助船只安全通过。
“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入水……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待到正式下海采珠之时,采珠人便在腰上系上长绳,嘴里含一根锡制的长弯管,慢慢沉入海中。若感到呼吸困难,拉一拉身上的绳索,船上的人就会立刻将其拉出水面。因为海水阴冷,为了防止出水的采珠人冻死,上岸后要立即给他包裹上一层煮热了的毛毯。
尽管做了周全的准备,但古代依然还有许多命运不佳的采珠人命丧海中。采珠条件如此恶劣、过程如此凶险,再加上珍珠生长缓慢,古代往往几十年才进行一次采集,可想而知古代珍珠的稀有程度。
更加珍贵的海水珍珠
从珍珠形成的水质环境来说,主要有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淡水珍珠主要从河蚌中产出,而海水珍珠则是从海洋贝类中产生,例如马氏贝、白蝶贝等。在品质上,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在人们心中,海水珍珠价值却远高于淡水珍珠。
其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海水珍珠更加稀有。在现代化人工养殖技术下,淡水珍珠的年产量在吨,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淡水蚌都能孕育30-40颗淡水珍珠。但海水珍珠的产量却很难控制,加上每个马氏贝只能孕育一颗珍珠,并且孕育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因此海水珍珠每年产量仅有几十吨。
其二,淡水珍珠一次可以孕育几十粒,贝母空间有限珍珠之间常常相互挤压,虽然也有品相出众的珍珠,但毕竟是少数。而海水珍珠每个贝母孕育一颗珍珠,不会出现珍珠挤压的状况,成品几乎粒粒饱满正圆。
其三,海水贝和淡水贝的育珠部位不同,分泌的珠质也不同。大部分海水珍珠,光泽度比一般淡水珍珠更强而莹润,还带着一丝水润透感,往往看起来“肤质”更好。
海南珍珠,南珠之冠
“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明代史学家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对南珠品质赞誉甚高。海南三亚、陵水一带所产的珍珠称为“南珠”,主要有白蝶珍珠母贝,是我国南海特有的珍珠母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海南岛成为了世界上珍珠贝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辽阔的热带海域,海湾开敞、水质清净没有污染,水里浮游生物资源丰富,是珍珠母贝生长的极佳环境。
南珠晶莹剔透,圆润光泽,自古以来就有“南珠之冠”的美誉,历代都是国宝与贡品,名扬天下。
如今,海水珍珠项链、耳坠、胸饰晶莹华美,珍珠粉美容驻颜,成为了海南知名的特产手信。来三亚旅游,想购买到正宗的海水珍珠,可以到海润珍珠科学馆、京润珍珠文化馆、海钰珍珠、三亚珍珠养殖场去逛一逛。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