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蝶

诗词就是把汉字运用到极致,古人的才华都溢

发布时间:2023/8/6 17:07:07   
北京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2877.html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说汉字是富丽大气的皇冠,那由汉字组成的诗词,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珍珠。在中国诗歌史上除了有我们平时所常见的诗词之外,还有一些形式和语言比较特别的诗,看到这些诗词,我们不能不感叹汉字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更感叹诗词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那无可媲美的魅力。

宝塔诗:因状如宝塔而得名,这是一种杂体诗,起始的字既是诗题也是诗韵,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从一字至七字,对仗工整,声韵和谐。

《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结合茶的本性,以茶字点题,依次写茶之性,茶之爱,茶之制作,茶之烹煮,茶之饮用,茶之历史和茶之功效,循序渐进,妙不可言。

《诗》

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都尉别苏句”是指汉朝李陵因与苏武离别而写的〈答苏武书〉及李苏二人互赠的七首诗;而“司空送白辞”则是指当时官拜司空的裴度送别白居易时写下的诗词。唐文宗大和三年三月底。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在长安为他置酒送别,酒酣之际,有人建议以“诗”为题为韵,在坐者各写一首一七体。白居易于是写了这首诗。

《花》

王起

花。

点缀,分葩。

露初裛,月未斜。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王起自序:乐天分司东都,起与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赋,以题为韵。

每一季都有相应的花开,引得蝴蝶翩翩起舞,黄莺日日啼鸣,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站在花前,与花同乐,幽香沁沁,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数字诗:数字入诗,将枯燥的的数字转变为一首动人的诗。

万岭千山百里云,

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

三李二桃一片春。

数字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巧妙地將它嵌入诗歌,就能琅琅上口,韵味渐深,三言两语之中,春回大地,绿满江南,燕子飞时,桃李芬芳,岂不妙哉。

《山村咏怀》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用数字一到十,沿途的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淡雅的意境之中,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

同头同心诗:顾名思义就是第一个字和中间字是一样的。

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独享一朝闲。

言短意无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勾勒出一幅田园闲适的风光,与世无争,怡然自乐。

半字诗,就是将“半”字嵌入诗歌,往往会起到字半功倍的效果。大凡读过唐诗的人,对半字重叠的诗句并不陌生,譬如:李商隐的“半作障泥半作帆”,白居易的“半江瑟瑟半江红”,杜甫的“半入江风半入云”,元稹的“半缘修道半缘君”,都是通过半字的渲染,将诗的意境推向更加高深的层次。

《题画》

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诗二十四个字,句句不离“半”字,意境奇妙,描绘出一幅朦胧迷离的烟雨春景图,联想后给人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感觉,美不自胜,奇妙无穷。

通体回文诗:“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字虽一样,可意境大有不同,回文诗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想想,一首诗,顺着读,是一首诗,倒着读,也是一首诗。

《记梦》

苏轼

正读: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

倒读: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梦中写下了回文诗。梦醒之后朦胧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这两首绝句。大文豪苏轼写起回文诗来也不甘示弱,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回文诗。

大家还了解哪种比较有趣的诗词,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4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