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蝶

大牌沉迷昆虫而中国古人又走在了前面

发布时间:2023/6/24 18:39:13   

用一个字来表达春天的感觉,我想用“蠢”字。《说文解字》里有解释:“蠢,虫动也。”春天来临,春虫萌动,从土里、壳里钻出来,咔哒咔哒,细细的、痒痒的,生趣盎然。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我一个人,近几年,大牌们都偏爱在自己的春夏款的服饰上,缀上几只小春虫。其实,这种时尚创意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在中国古代,用昆虫形象来当配饰的创意早就遍地开花,绝美的中国昆虫饰品了解一下!

蜜蜂、蝴蝶往衣服上放昆虫元素来袭!

蜜蜂,不只是辛勤园丁,在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传说中,它象征着天真与陪伴;

而对于拿破仑皇室而言,蜜蜂是QUEEN,是最高权力象征。

所以很多知名大牌,比如:古驰、迪奥,都喜欢把它运用在衣、帽、饰品上。

这些小昆虫在素色衣服上稍稍点缀,能让冷淡风也变得活泼;

和大面积的色块搭配,则生动华美而且高级感十足。

而对于向来“仙气”十足的华伦天奴而言,纤细而柔美的蝴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轻薄的蕾丝或者纱质面料上缀以灵动的蝴蝶,是春天的仙子没错了!

还有像香奈儿这种,黑色薄纱上绣金色蜜蜂,闪闪夺目;

目前大家公认,意大利设计师伊尔莎·斯奇培尔莉,是最早将昆虫元素引入时尚界的人之一。

她设计的超大金属蜜蜂胸针、立体蝴蝶纽扣,让平淡的服饰变得时髦又生动。

昆虫时尚中国工匠早就玩过了!

不过,真要论起来,在我们中国古代,用昆虫形象来当配饰的创意恐怕要早得多。

比如:蝴蝶。

古人利用金银的延展性,把它们捶打成极细长的金属丝,

然后层层编织成镂空的花卉。

再在里面点缀上红蓝宝石、贝壳或珍珠,做成蜜蜂、蝴蝶的模样。

开得烂漫的花丛中,蝶蜂飞舞的美景,不仅被看在眼里,更戴在了闺阁少女们的发间。

更妙的是,用细小的金银丝做成的蜂蝶,还保存着弹性。

这样一来,原本静态的首饰,就会随着佩戴者的走动而摆动,仿若蜂蝶在花丛中蹁跹,格外婀娜。

清代康涛所绘的《华清出浴图》,刚刚出浴的杨贵妃云鬓松绾,发鬓上插着的就是一支蝴蝶簪,簪头上的蝴蝶好似随带簪者起舞一般。

正应了宋代施清臣的诗句:“怕寒还恋南华梦,凝伫钗头未肯飞”。

古典文学里,前有“庄周梦蝶”,

后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蝴蝶总是给人一种玄幽神秘的美感。

而在制作蝴蝶钗的时候,古人更是习惯把蝴蝶和牡丹、桃花、菊花等花卉组合在一起,时称“蝶恋花”。一支“蝶恋花”,是“才子佳人”愿望最直白的表现,也是凄美爱情的经典意象。

作为美好意象被喜爱的,还有蝉

所谓“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

在古人心中,蝉是餐风饮露、品性卓然的代表。

所以,它常常会出现在古代官员的发冠上,

年南京就曾出土过一个东晋时期的蝉纹金铛冠饰。

而蝉纹冠饰再和另一个装饰品——貂尾一搭配,合称“貂蝉”......你没听错,四大美女之一貂蝉,

据说,貂蝉姑娘正因为是管理“貂蝉冠”的女官而得名。

除了冠,蝉的形象也被运用在了女性的钗饰上。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金蝉玉叶”。

别的还有蝉形银挖耳钗、

金蝉簪。

相较于上面两个而言,古人对于蜘蛛的喜爱则多了点喜庆。

喜蛛应喜,早在魏晋时就有这种习俗。

因为蜘蛛的外形很像汉字“喜”,所以,在古代,当看到蜘蛛沿着一根蛛丝往下滑时,意味着好运将至。

明代的金嵌宝石蜘蛛形金簪,造型简单,喜蛛在簪头,簪脚是一根细细的金针,二者放在一起,就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喜从天降”的图案。

清朝后妃的银镀金嵌宝石佛手蜘蛛簪,则将瓜果、花草等与蜘蛛拼凑在一起,繁复、堆叠,这种中式的极致精粹,也让人挪不开眼。

古人的审美和动手能力还远不止如此。

蜻蜓、蝈蝈、水里的大虾,甚至高产的鼠类,在他们手里,都能变成精美绝伦又生趣盎然的装饰。像这个故宫藏的点翠镶料石葡萄松鼠双喜头花,构图灵动,雍容典雅,据说就是皇后在婚礼大典上佩戴的,寓意多子多福。

清朝的年年如意纹簪,表现的是水塘景致,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十分灵动。

有了鱼虾,自然少不了螃蟹。

古人将科举高中“甲等”,和螃蟹的甲壳联想到一起,认为螃蟹天生带甲,八方来财,是吉祥之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有一支清代的银镀金蟹式簪,蟹钳上夹着一根芦苇,寓意“传胪”,也就是高中。还有银镀金点翠宝石蟹纹簪等,精致又特别,让人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只想大呼一句:真的很前卫啊!

“活珠宝”昆虫比珠宝还奢侈

不过还有更会玩的,直接用昆虫当珠宝首饰。

比如: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这种被拿来做首饰的昆虫,叫做吉丁虫。漂亮的吉丁虫,鞘翅上闪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像极了珠宝,所以它们也被誉为昆虫中最美丽的家族。

而且吉丁虫的色彩并不是来自某种化学物质或色素,而是因为它的体表有很多层微小的结构,它们对特定波长领域的光线进行反射和干涉,这是一种结构色。

所以,除非遭到物理破坏,否则,哪怕吉丁虫死去,它的色彩也永远不会褪去。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吉丁虫被作为活珠宝佩戴,在上流社会风行一时;

在新几内亚,人们利用吉丁虫的翅鞘制作项圈;

在印度,妇女则把大琉璃吉丁虫的翅膀剪成圆形贴在额头上装饰。

同时,人们还把吉丁虫的鞘翅作为贴片装饰在衣物上,比如:这条19世纪的印度连衣裙;

艺术家们对于吉丁虫也非常喜爱,比利时艺术家JanFabre就用吉丁虫做了一系列艺术作品,

他甚至用了万个宝石甲壳虫的鞘翅装点布鲁塞尔皇宫的天花板,轰动一时。

不过,这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还要数日本的“玉虫厨子”,“玉虫”就是吉丁虫,“厨子”是指放置佛像的柜子。日本人相信,玉虫是灵魂之虫,有着特别的灵力,所以,为了制作这件国宝,他们一共用了枚桃金吉丁虫的前翅来装饰。

你以为打开的是大小姐的首饰盒,没想到活生生一出“昆虫记”。古人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艺高人胆大。中国几千年的审美实力和底蕴,放到哪里都不会输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