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珍珠蝶 >> 珍珠蝶的繁衍 >> 广西深化产业链推动丝绸品牌破茧成蝶
本文转自:人民网
年,“东桑西移”工程开始实施,我国的茧丝绸行业迎来结构性调整。广西的蚕桑产业自此一跃而上,常年稳坐国内“第一把交椅”。
通过近20年来的发展,广西缫丝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自动缫丝机普及率达%,生丝质量普遍达到4A级,部分达到5A、6A级。
“柔顺如凝有,白如伊雪”。有的生丝发往我国东部地区的丝绸大省,有的则远渡重洋,成为欧美家居、服饰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近年来,广西有意深化蚕茧产业链,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品牌。作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在完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下一步将向创立自有品牌走去。
广西生丝质量普遍达到4A级,部分达到5A、6A级。人民网覃心摄
缫丝:一端在乡村振兴,一端在对外贸易
清明过后,春蚕迎来发育吐丝的好时节。在广西,蚕桑产业一头连接着乡村振兴,一头是对外贸易。
于内,漫山遍野的桑叶在亚热地季风气候区恣意生长,从散户种植到农业集约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于外,广西的生丝远销欧美,是诸多奢侈品牌钟爱的原材料。据悉,农投桂合是广西主要的丝绸出口企业,每年优质生丝出口量在吨以上。
缫丝车间内,工人检查蚕丝情况。人民网覃心摄
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以军介绍:“我们的生丝质量从原来的3A、4A逐步提升,现已稳定以生产5A、6A级的高端优质生丝为主。不少消费者熟知的欧美奢侈品采用的是我们生产的原料。”
保证品质的关键是标准化生产。“我们跟农户进行捆绑式合作,长期免费或者支助他们一些优良优质的桑品种,以此改良桑叶,提升品质。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多个的小蚕供应点,低过市场价卖给农户养,在这个过程当中提供技术指导,邀请专家培训。”赖以军如是说。
工业反哺农业,农投桂合与农户共享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成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新坡村脱贫致富的背后,是对蚕房运行新模式的探索,有着农投桂合的身影。环江南大门桑蚕合作社是新坡村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典型代表,通过联结农投桂合在环江县的子公司,对桑蚕、桑枝、桑叶等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达到桑田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据悉,年,仅新坡村平治屯就有标准化蚕房36个,桑园面积亩,产茧量15万公斤,产值多万元。
目前,农投桂合的前端维系着二三十万户老百姓,覆盖的桑叶面积达到了35万亩,每年年底会对农民进行二次返利,直接带动农民每年增收1-2万元。赖以军表示:“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已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桂合加入广西农投之后,从人才引进到资金投入,再到基地建设,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他认为这对于农业产业化打开新的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赖以军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择业空间大了很多,愿意留在乡下继续去种植桑叶、养蚕的人容易出现断层,这对蚕桑产业是一个挑战,“下一步我们也会在工业化养蚕下一些功夫,或者是做一些研发来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广西多个养蚕基地传来好消息,成功实现人工饲料培育小蚕挂茧。1月,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小蚕培育基地的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成功收获了一批雪白的蚕茧,在冬季进行该项目获成功的这是广西农村首家。3月,河池市环江县人工饲料养蚕项目试验基地第一批人工饲料养蚕实现出茧测产,这标志着河池市首个人工饲料养蚕项目获得成功。
“我们人工饲料养一张1-3龄蚕的成本是70块,而用桑叶养一张蚕则需要块钱,人工饲料育小蚕可以把整体养殖成本降低下来。”环江人工饲料蚕养殖试验基地负责人韦朝东说。
丝绸:“建设和培育自有品牌的最好时代”
工厂内,缫丝生产线传来阵阵轰鸣,机器从浸泡在热水中的蚕茧里牵引丝绪,缠绕至框架上。一捆捆生丝出炉了,在工人的整理后散发着珍珠般温润的光泽。
赖以军入行近30年,于钦州浦北县起家,自主创业。跟随着广西桑蚕生产中心地的数次转移,他带着桂合6家子公司先后落地灵山县、南宁市、河池市环江县等地,缫丝生产线从最初的10组扩大至现今的组,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与崛起。
工人整理生丝。人民网覃心摄
在赖以军看来,丝绸产品在中国生生不息地发展了几千年,柔和、高雅、绚丽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他纤维制品无法取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丝绸产品作为高端消费品,以出口为主。“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民众具备了消费丝绸的能力和条件。现在是我们建设和培育自有品牌的最好时代。”赖以军说。
如今谈起丝绸,绝大多数消费者更青睐东部省份的产品。广西能生产质量上乘的生丝原料,享誉中外,却未能树立知名的本土丝绸品牌,很难说不是一种遗憾。《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广西要在稳固中国及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集聚区、蚕桑产业多元转型发展先行区、石漠化蚕桑生态治理示范区,率先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推进广西蚕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农投桂合的品牌推广负责人吴珍珍认为:“东部地区茧丝绸企业起步较早,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基础脉络,比如人才、资金、推广等等。而广西的丝绸企业都是民营起家,沉淀还不够,可运用的资源也有限。这次桂合与农投强强联手,相信能走得更加稳健、扎实,在品牌的研发和推广上开新局。”
广西的蚕桑产业要进一步从B端走向C端,不仅是市场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召唤,农业产业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悉,目前广西在河池、南宁、柳州、来宾、梧州、百色等地建立了丝绸工业园,产业链逐步延伸,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除蚕丝加工外,不少企业已逐步向蚕丝被、捻线、绢纺、织绸、服装、家纺等深加工领域和制药等综合利用方向拓展。
制作蚕丝被需要4个工人同时拉丝。人民网覃心摄
年12月23日,在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下,第一届“壮美广西绚丽丝绸——广西十大生丝、十大蚕丝被品牌”评选结果出炉。经过科学公正的评审流程,广西十大生丝、十大蚕丝被品牌脱颖而出,十大品牌的市场价值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广西茧丝绸特色产业的行业标杆和广西茧丝绸业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对于创建广西本土丝绸品牌,赖以军表示,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终端产品的附加值、议价能力肯定要比原材料高很多。但是,作为一家龙头企业,传播丝绸文化是他们更注重的,这与提升产品价值相辅相成。广西拥有多元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茧丝绸行业挖掘品牌内涵的宝库。
“对于品牌来说,不变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品质。在这一点上,广西有原料优势,能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赖以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