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蝶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一个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2023/1/22 23:20:08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一个传统节日》优秀范文28篇

01难忘的中秋

作者:杨璐羽

中秋节的夜晚,我们全家人来到北海公园赏月。据说园中的五龙亭依水而建,是赏月的最佳去处。于是,我们来到五龙亭,找到一处座位,吃着美味的月饼,欣赏着圆圆的月亮。

月亮,好像一个顽皮的、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在云层后面,一会儿露出半个笑脸,一会儿又像一个洁白的玉盘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像流水一样从空中洒到湖面上。一阵清风拂过,水中的月影银光闪闪。我好奇地问妈妈:“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妈妈笑了笑说:“嫦娥奔月是古代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后羿的妻子嫦娥,被蓬蒙逼迫,无奈之下,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死神药,而成了神仙。因为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就有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啊!原来是这样。

“我好想到月亮上去看看,究竟有没有嫦娥?”我激动地说。爸爸摸了摸我的头,笑着问:“傻孩子,你知道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吗?”这下把我难住了,我摇摇头。爸爸接着说:“大约有38万千米呢!”我追问:“爸爸,有人登上过月亮吗?”爸爸认真地说:“当然有了。人类第一个登月的是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着急地问:“中国有人登上月亮吗?”爸爸说:“目前还没有,但是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经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第一个登月的机器人玉兔号已经成功了!”我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默默地想:也许将来,我也会到月亮上去做客呢!

明月当空,又圆,又亮,又美!自古以来,它就象征着亲人的相思和万家团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这是一个难忘的中秋!

02粽叶飘香话端午

作者:李宸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五月初五——端阳节。

回想过往,记得有一年端午节让我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清早,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把我从梦中唤醒了,来到客厅,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准备材料,有粽叶、棉绳、鲜肉、花生、蜜枣……真让人眼花缭乱,馋得我口水直流。

只见奶奶将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之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粽子就诞生了。我在奶奶旁边耳闻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

开始动手,我拿出一大一小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顺利地完成一大半。可是,当我再把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了,接一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掉一点点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总算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看我大显身手,我接过棕绳,先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又打了一个蝴蝶结。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下绳短的部分,“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目瞪口呆,又无可奈何,只好跟着步骤又重新包了几个粽子。当锅中有热气时,我终于吃上了我的可口粽子。

包粽子太不容易了!回顾过往,我想起了老师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前人劳动得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一定要学会珍惜一点一滴,努力拼搏,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人生!

03端午粽香

作者:李陈逸凡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满堂飘。

端午节上午,阳光招呼微风,裹着邻家粽香,穿过窗户,给室内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蜜枣红豆糯米,勺子棉线粽叶,桌子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我站在桌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煮过的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折弯成圆锥状,放入一勺已经搅拌好的红豆糯米,塞入一个蜜枣,再补上一些红豆糯米。然后,双手抓住粽叶,上下轻轻震动,将糯米压结实。接下来,左手抓住粽子,右手翻折粽叶,将粽子封口。最后用棉绳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这样在妈妈手中变出来了。

“多简单,我也会!”我跃跃欲试,抓起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放入糯米。我正要将粽子包起来,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好!糯米从下面漏出来了。原来粽叶没卷紧,成了漏斗。怎么到我手里,糯米、粽叶就不听使唤了?我失望地看了看妈妈。

“没关系,再来一次。”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技术要领,又示范了一遍。果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将粽子包成形了。我喜滋滋地拿起一根棉绳,将粽子扎起来。谁知刚缠了一圈,手一滑,粽子“啪”的一声,掉在桌上,粉身碎骨。唉!到了最后一步,还掉链子。我无奈地望了望妈妈。

“有进步,再试试。”妈妈鼓励着。我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动作,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拎起粽子给妈妈看。妈妈的嘴角顿时漾起欣慰的笑意,好像在说“这手艺后继有人了”。

没过多久,厨房里就飘来丝丝清香。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醇,钻入我的鼻子,刺激我的味蕾。一会儿,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有一种传承叫做粽香飘飘,有一种记忆叫做粽香浓浓。感谢这美味的粽子,它让我明白劳动的成果最香甜,还让我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更让我铭记住这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04春节

作者:孙萌灿

说起最爱的传统节日,我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家人包花馍的画面,回忆起辞旧迎新的春节。

花馍又叫花馍馍、花馒头,是陕西特产之一。花馍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会配上饭菜或者调料一起吃。

春节的清晨,天刚朦朦亮,姥姥就招呼外公、妈妈,还有我一起包花馍。桌上的食料可真多呀,有碧绿的菠菜面团、金黄的玉米面团,还有白面团、枸杞、蜜枣等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材料铺满了整个餐桌。

包花馍可不容易呢!只见姥姥一只手拿着一颗蜜枣,另一只手把玉米面团往中间一卷,一眨眼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身材匀称、栩栩如生的荷花馍。我学着姥姥的样子,也来试试,却怎么也卷不出匀称的荷花瓣。于是,姥姥的手握紧我的手,耐心地为我讲解,一步步地来教我。通过全家人的努力,我们包了花朵馍、小鱼馍、小猪馍和小兔馍,包花馍真有意思!

舅舅一直都是村子里的放鞭炮高手,每到过年都会给全村的人放鞭炮。吃完花馍,我兴奋地和舅舅一起去放鞭炮。舅舅先给我了一个小花炮,在炮头上点火,花炮立刻洒出了火星,我边转圈,边看着花炮的火苗从半空中散落下来,再衬上这美丽的夜空,像是下起了“火花雨”,简直太有意思了!紧接着,就是全家人最期待的蘑菇烟花啦!只见舅舅把蘑菇烟花放在一块空地的中央,然后在蘑菇头上点火,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家听到这个声音,都向天空望去。那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烟花仿佛洒满了整片夜空,我和妈妈不禁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虽然春节的团聚时光非常短暂,但每当想起好看的不忍心吃的花馍,想起漫天绚丽的烟花,想起香喷喷的年夜饭,总能让我们全家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05清明美食之青团记

作者:王浩弛

每逢清明,我看到外婆在厨房忙碌,就知道她一定又是在做青团了。

在我的家乡有清明节做青团的习俗。青团色泽翠绿,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咬一口满嘴巴艾草的香气,妈妈和外婆特别喜欢吃,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和外婆一起去野外采摘做青团所需要的蒿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四月的野蒿摇着一个个嫩绿的小手掌,只等着我们来把它采摘。园子里,田埂上,小路边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外婆告诉我要选些最嫩的尖端叶子,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能糯软。我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摘,春天的野菜地到处都印着我撒欢的小脚丫。我摘下一朵蒲公英,轻轻一吹,一把把白绒小伞载着我银玲般的笑声便四处飘去。

将采回来的野蒿,洗净,用水焯熟,切碎,挤出汁后,就可以开始做青团了。在蒿菜汁中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水,反复揉搓,使蒿菜和糯米粉分布均匀,揉成鲜绿色面团备用。再准备白糖豆沙等馅,绿色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大小均匀地切成小方块,再从中取出一块小方块,用勺子舀一勺馅,然后将馅填入,就可以把它捏成各种形状了。我用手把它捏成了饺子,妈妈用手揉成了圆形,外婆喜欢把它压成四方形。

终于到蒸青团这一步了,蒸青团也很有讲究呢。因为青团很粘手,所以蒸青团时下面可以垫棕叶或涂上植物油。把青团放入蒸锅里,盖上盖,大概蒸20分钟左右。外婆说青团熟了,我连忙打开锅盖,顿时热气腾腾,清香扑鼻。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妈呀,太烫了”我忙左右手不停交替的拿着青团,嘴还不时地朝青团吹气。青团终于凉了一些,我小小地咬了一口,赤红的豆沙馅就流了出来,红绿相间实在是太诱人了。轻轻一吸,顿时,馅儿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甜。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做的,我觉得青团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

我喜欢吃青团,也爱上了做青团。

06难忘的清明节

作者:陈柯羽

清明将至,翠柏凝思。清明节那天下午,姨妈带我和弟弟去了兰江公园扫墓。空气中还有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我们头上、脸上,浸湿了我们的衣裳。公园里樱花的花瓣散落在地上,绿茵茵的草地有了这粉红的花瓣,就像是织锦上有绣上了美丽的图案。这不禁让我想起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不正好应景么?

很快,我们来到纪念碑下,我们静静的默哀一分钟,接着拿着菊花围着纪念碑绕了一圈,最后把金灿灿的菊花轻轻放在纪念碑下。姨妈给我们讲了纪念碑的由来后,我才明白,这个纪念碑纪念的是为了解放澧县而献出生命的那一千六百余名战士所立的,纪念碑上站着一个神采奕奕吹小号的士兵,好像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时刻准备着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奋斗。姨妈还讲了澧县的名人“蒋翊武”的故事,我深深地敬佩这些为了解放新中国而前仆后继奉献生命的革命烈士,我也真正明白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一直传承的意义——铭记先辈,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望着高大的纪念碑,我默默地说:“解放军先烈们,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离开纪念碑,姨妈带着我们在公园散步。公园的景色也异常美丽,小蚂蚁忙着搬运粮食,小蝴蝶喝着露珠,小花姿态各异,有的弯下腰像在偷听动物们说话,有的像士兵一样站在那儿,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只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却全展开了!小草也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四周,多么热闹呀!

这个清明节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我真正了解了一个传统节日的意义,我也会承担使命,做一个“吹号手”,将这个节日的文化继续传承。

07快乐的春节

作者:李妙萱

这个寒假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转眼间又从鼠年到了牛年。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了一串红红的大灯笼,贴上红红的对联,忙忙碌碌非常热闹。

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年货,所以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去超市买年货。本以为过年前一天商场人会很少,但刚一进门,我就知道我错了。人多的购物车都很难推进去,感觉我是悬空着被人群推了进去。我们先去买了衣服,妈妈在犹豫是买红色的还是黄色的,我走过去对她说:“买白色的吧,看起来更干净。”妈妈听了连连点头,便拿起了白色的衣服放进购物车里。接着,我们去选玩具,玩具可真多,有美丽的娃娃,还有弟弟最喜欢的奥特曼……琳琅满目,多的让我都挑花了眼。最后我们去买了菜。这下就没有我的事儿了,我就静静地站在那看着爸爸妈妈称称这个,闻闻那个,挑的十分仔细。等东西全部买完的时候,我发现车都要满得装不下了。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从中午开始,大家就手忙脚乱的做饭。爸爸洗菜、妈妈做饭,我和弟弟负责端盘子。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菜都上桌了。有红红的红烧肉、有黄澄澄的鸡翅,还有肥肥的海鲜。我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大家还没上桌时,我偷偷吃了好多口,等到大家都上桌时,我都要吃饱了。不过,我依然和大家一起吃了团圆饭,在餐桌上我们有说有笑,说着新年的祝福,屋里飘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吃完了年夜饭,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拿上烟花,拉上爸爸,一起出去放烟花。我和弟弟把烟花放到地上后,就赶紧跑到几米外,生怕被弄上火。这时,爸爸点燃引火线,只见烟花飞了出去,和别人家的烟花交错在一起,“啪”的一声在空中炸裂开,响得我和弟弟只好捂住耳朵。不过烟花很好看,有的像金灿灿的太阳,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银闪闪的流星,还有的像白花花的蒲公英。一时间,天空被烟花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我们还玩了一个叫摔炮的东西,只要向地上一摔,就会发出叭的一声,同时像坏了的电灯一样闪一下,有趣极了。

这么热闹、快乐的春节,怎能让我不喜欢呢?期待明年的春节早日到来。

08清明麻糍

作者:陈子墨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捣麻糍,带上山给先辈们“品尝”。

说起做麻糍,工序还挺多的,得先把糯米用冰凉的水浸泡一夜,再把米粒儿压成米粉,要压得又细又小,这样做出的麻糍口感好,咬一口,满口米香。

第二天,奶奶就会起个大早蒸米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活儿,蒸出来的粉又香又糯,那才是最牛的。等浓浓的米味儿一冒出来,奶奶便麻利地倒出米粉团,跑着送去给爸爸和叔叔捣。那速度,简直就是健步如飞啊。

叔叔和爸爸早已经万事具备,只欠“粉团”。粉团一送来,他们就抡起那又重又大的木槌,砸向那石臼中软软的粉团。我站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手中拿着奶奶刚塞给我的松花粉罐,看着他们头一点一点的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渐渐的,粉团被捣得均匀起来,看那诱人的样子,咬起来一定很有嚼劲儿!我兴奋地想,眼睛火辣辣地盯着,不知不觉地咽了下口水。

妈妈看粉团光滑了,一声令下,爸爸和叔叔来了个急刹车,气喘吁吁地把锤放到一边,捧出嫩嫩的粉团儿,刚要放桌子上时,我猛然发现松花粉还在怀中,忙大叫:“快停下!松花粉!!”趁大家发愣,我一口气冲上前,将松花粉轻轻薄薄地铺在上面,又洒了些在粉团上,这松花粉细腻丝滑,倒在案板上就是为了防止粉团黏住。

回来时,妈妈已经把粉团擀平了,拿起菜刀先切下外面的几片,便开始切里面了。望着那方方正正的麻糍,我没敢拿,那是要先给祖辈们吃的,可那香味勾引着我的胃,忙了半天,肚子早在抗议了。突然看见妈妈拿起一条外边的麻糍朝我晃了晃,我明白了:边缘的不规则的不用先给祖辈,可以吃。我欢呼一声迅速夺了过来,溜到一边大吃起来。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连着软软的丝,香糯的麻糍一入口,清甜的香气便充满了口腔,连呼出的气都是香的呢。

一小时后,我们带着新鲜出炉的麻糍和美酒佳肴上山了,要去给先辈们“尝尝看”。

09快乐的春节

作者:苏禹衡

时间就像一匹快乐的小马,跑着跑着就把年甩在了身后,迎来了年的春节。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爸爸就带领着我和妈妈去了大连最大的超市买年货,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海鲜,比如巨大无比的帝王蟹和大龙虾,它们在水箱里慢悠悠地爬着,我看着它们,想象着它们上桌时的样子和味道,馋得我直流口水。还有美味的零食和水果,我恨不得把它们都抱回家。看着我和爸爸妈妈手里装得满满的购物袋,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回到了家爸爸妈妈就赶紧做起了年夜饭,妈妈把虾剁成了泥,把菜切成了小块,加上各种调料调成馅,放进饺子皮里,用手轻轻一捏,一个美味又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爸爸把帝王蟹和龙虾给清蒸了,排骨放入锅中炒了起来,做好了各种菜,我帮忙把菜都搬到了桌子上,倒上了美味的饮料,全家人就吃了起来。我先夹起了一块糖醋排骨放到嘴里,排骨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泛滥,像是一个个小人在我的口中跳舞一样,我竖着大拇指对我爸爸说:“味道好极了!”

吃过晚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里面有各种我喜欢的明星在跳舞和唱歌,不过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小品,笑的我的肚子都疼了。看过春晚已经接近晚上12点了,爸爸说:“苏禹衡快点带上你的弟弟妹妹一起出去放炮。”我兴奋的说:“好的爸爸!”到了楼下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口中绽放,有的像星球一样圆滚滚的,有的像花朵一样的散开,美丽极了。该点我们家的烟花了,爸爸这时握着我的手,摁动打火机慢慢的接近导火线,只听火线发出嘶嘶的响声,见状我和爸爸赶紧跑的远远地,烟花在空中绽放,把这片天空都照得宛如白昼。

今年的春节真让我难忘!我很喜欢过年!

10赛龙舟话端午

作者:龙彦伽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盼着盼着,一年一度热闹的端午节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一天可热闹了!我们包粽子、赛龙舟,每家每户还挂起艾草,系五彩绳拜先祖……。瞧,几家人凑在院子里包粽子喽!有的用绿油油的竹叶包,有的用艾叶包,还有的用荷叶包,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粽子的口味也很多,有甜粽有咸粽还有辣粽,这是我们家乡粽子的特点。这些粽子勾起了我的食欲,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隐隐约约我听到院外传来的口号声“一二三,一二三……”我赶忙往外面跑去。哇!原来大人们在赛龙舟呢!“比赛开始啦!”牛角声一响,队员们奋力地摆动着船桨,一艘艘的龙船就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我的心也提到嗓子眼了。在我的家乡,把赛龙舟叫做“扒龙舟”,坐在龙舟的第一个人是专门敲鼓打节奏喊口号的。如果参赛队员的节奏不一样,会导致船行驶速度慢。队员们用力的摆着船桨,一朵朵水花也哗哗地跳跃着,开怀大笑着。参赛队员们弯下腰,把船桨悬空在水面上又同时深深的插入水中。划桨地那一瞬间,我看到“龙”在河面上飞腾。“百舸争流”,龙舟越划越有劲!欢快的水花和队员们的汗水交集在一块,嘿咻嘿咻地喘气声挡不住队员们团结一致向前冲的龙舟。观赛区的观众们也在为他们加油呐喊,队员们快速地的摆动着船桨互不相让,只见标着一号的龙船扑向了终点,观众们欢呼起来,队员们也激动的用船桨拍打着水面。

端午节真热闹,既可以吃粽子,又可以看刺激的扒龙船。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纪念着先祖,感恩着现在的美好生活。我想自己快快长大,等到下一个端午节我也能坐上龙船竞相争游。

11端午味道

作者:王茹煊

每年五月初五是最令我向往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挂起艾草,互赠香包,喝着黄酒,品尝美味佳肴,饭后一起观看赛龙舟,真快活啊!

端午节的习俗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外婆就像个魔术师,一眨眼粽叶折成了个小漏斗,装入糯米,放入红枣,再用糯米填满,用勺子压紧,最后盖上粽叶,用线一缠,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完,我信心满满,便拿起粽叶想一展身手,但调皮的糯米就是不听使唤,从粽叶里不停地“溜”了出来,手忙脚乱的我手一滑,粽子“炸”开了,糯米像飞珠滚玉般一颗接一颗掉在地上,又溅了起来,如绽开的烟花。最后在外婆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第一个粽子。我叉着腰,指着那位五花大绑的大肚子“粽子将军”,威风凛凛地宣布:“我要把你消灭!”开始煮粽子了,心急如焚的我冲进厨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双脚不由自主地围着锅团团转,嘴里还不停念叨着:“1、2、3……”一簇簇晃动的火苗犹如骚动的小蚂蚁在我心里乱窜。粽子终于煮好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一阵清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粽子在白色热气间若隐若现,如美人出浴,放在白瓷盘里显得更加碧绿。扒开“浴袍”露出白嫩如玉的光滑皮肤,咬一口黏黏的,嚼一嚼软软的,细细品尝,红枣和糯米的甜香混和着粽叶的清香,在舌尖上跳起了恰恰,顺着喉咙流入我的心田。

挂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黄酒、赛龙舟,这就是热闹的端午“味道”。我爱端午节,更爱这幸福的味道。

12欢乐端午节

作者:王歆词

“五月五,过端阳……”清晨,一阵清脆的童谣声从小巷子里隐隐约约传出来,我兴奋地满屋子跑,哦,过端午节啰!

一大早一家人就忙碌开了。外公洗着箬叶,妈妈煮着一锅蛋,外婆大显身手,包起了粽子。外婆先是把箬叶卷成漏斗型,把泡了一夜的糯米放进去,放上自己喜欢的馅料,我放的是猪肉咸鸭蛋,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了!最后用绳子把粽子五花大绑,放锅里蒸。两个小时后,一种粽香从锅里飘逸出来,一个又一个香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说到吃,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哎呀,我好像兴奋地早饭都忘记吃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那个歪歪扭扭的粽子,一口就吃下了,太好吃了,自己包的就是香!

吃了粽子,就开始“撞蛋”游戏。妈妈给我和弟弟精心编织了卡通蛋袋,是一只可爱的黄小鸡,上面还有我弟弟贴的贴纸,“鸡生蛋”,果然很应景。妈妈给我准备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浑身绿油油的,我信心满满,在上面写下了“必胜”两个字!

比赛开始了,我拿出我的“必胜”蛋与小朋友们斗了几个回合,每一回我都赢,最后都每人敢跟我玩了。要问我怎么赢的?很简单啊,用蛋尖的那一头跟别人比,紧紧握住鸡蛋可不能打滑。但是,唯一让我输的人是弟弟,因为我不想听到他的“哇哇大哭”,只好让着他,故意装输,谁让他是我最爱的弟弟。他看着我这个“王者”败在他的手里,哈哈大笑,得意地说:“你太弱了!”我和妈妈相视一笑,嘿嘿!

咚咚咚……划龙舟比赛开始了,我急忙跑到南塘河畔,小只的我“咻咻咻”钻进人群中,来到了视线最宽敞的C位。只见两只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在“斗龙”。“咚咚咚”的声音时快时慢,每个人都整整齐齐地划桨,溅起的水花很高很高,他们面红耳赤的样子在水花中若隐若现,岸边的人们给他们加油打气!比赛进行地很激烈,一会儿左边的船快,一会儿右边的船快,不一会儿比赛的成果出来了——化龙桥村赢了!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沉浸在欢乐的时光里……

端午节延续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展现中国人的文明和智慧,也让我们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13龙抬头

作者:季浩哲

龙在我们炎黄子孙心中,一直象征着神圣吉祥,是力量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便是一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龙抬头。

说起龙抬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东方的地平线上会出现两颗形如龙角的星星,宛如龙抬头一般。后来人们便称二月二是主管风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与敬仰,也是人们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期盼。自这天之后,雨水会逐渐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也就有了“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景象。

我的故乡是北京,每逢二月二这天,甭管有事没事,也甭管美发店里人有多多,爸妈一定会带我去理个发!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里流传着“龙抬头,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孩子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意味着辞旧迎新,能够带来好运气。所以即使美发店里人满为患,我们也依然会去凑个热闹!

不过对我来说,龙抬头这天最令人开心的事就是吃春饼啦!听爷爷说吃春饼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因为春饼的样子很像龙鳞,所以也叫吃龙鳞。在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里卷着很多菜,什么肉丝炒韭菜、素炒绿豆芽、粉丝鸡蛋,再配上酱肉、肘子、熏鸡、酱鸭,把它们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那味道绝对让人垂涎欲滴,要是咬上一口,可真的是鲜香爽脆,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热乎乎的春饼,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虽然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不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那般热闹,甚至会被人淡忘,但作为龙的传人,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这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当二月二来临时,我们带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期许,向世界宣告:“龙抬头,我们中国这条巨龙已经抬头腾飞啦!”

14欢乐的春节

作者:张婉瑜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挨到了过年!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别提有多热闹了。你看餐桌上的年夜饭有汁浓味美的红烧鲤鱼,白白嫩嫩的年糕,蕴含团圆吉祥寓意的猪肉水饺,香喷喷的挂面圈子……一家人围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便和家人端坐在沙发上,观看起春节联欢晚会。恢弘壮丽的开场舞,寓意新的一年更上一层;婉转悠扬的歌曲,传递新春美好的祝福;幽默滑稽的小品,演绎人间至善真情……赏心悦目的图画,悦耳动听的音乐,夹杂着家人的欢笑声,让我徜徉在家人的陪伴中,快乐而幸福。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十二点,最让我期待的烟花盛宴即将来临。我们几个小孩子抢先来到屋外,“啾——嘣”一声巨响,烟花像火箭一样直冲云霄,各家各户开始放烟花了。瞧,那一颗颗烟花在我的头顶上空炸开,有的像彩带,有的像菊花,还有的像银蛇,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鞭炮声,烟花声与大人们的欢笑声,小孩子的尖叫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多么快乐的节日啊,我喜欢这热闹的春节。

15我最喜欢的节日——元宵节

作者:谭鹿

过了春节,我一天一天地数,终于盼来了热闹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可以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了!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瞧,一盏又一盏的花灯摇摆着,有红红的星星灯,有可爱的兔子灯,有美丽的彩虹灯……灯光映红了大家的笑脸,也照亮了整条街道。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而我最喜欢的是姥姥做的水晶紫薯汤圆。姥姥先把紫薯蒸熟,碾成泥,搓成一颗颗紫色的小球。再把木薯粉用开水烫拌,揉搓成团,擀成长条,均匀地切成小面快,压成扁圆皮,然后包入紫薯团成圆球。最后,在清水中加入冰糖煮沸,汤圆滚进锅里,翻了几个跟头就浮了起来。这时的汤圆晶莹剔透,馅儿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入口即化,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馋嘴的我总是吃完汤圆后,连汤也不放过,直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才罢休。

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元宵节的故事: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困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子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巡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以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掌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哦,原来这就是元宵节吃汤圆、看花灯的由来呀。

红红火火的花灯和又香又甜的元宵,不但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也象征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我满足地拍拍鼓鼓的小肚子,蹦蹦跳跳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上街去猜灯谜喽!

16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作者:任璟涵

“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大家猜猜这是啥?对了!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肉粽。你们说什么节日才可以吃粽子呢?端午节呀!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早早我就和外婆约好,今年的端午节,咱们自己在家里包粽子。端午节前一天夜晚,我高兴得彻夜难眠。第二天早晨作为“小懒蛋“的我竟然早早就起床了。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一沓洗净的粽叶,一盆被水浸泡的,白花花的糯米,一簸箕脱了壳、金灿灿的绿豆,一碗腌制好的五花肉,一袋圆溜溜的板栗,原来外婆早已提前准备好了食材。“哇,好丰盛!包出来的粽子一定很美味!”我跑进房间,可外婆还在做着美梦,呼噜声都快把我耳朵震聋了。我拍了拍外婆:“外婆起床了,咱们不是说好要包粽子吗?”“好好,我们等一下就包。”外婆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外婆带着我来到了厨房。“我们开始吧。”外婆边说边飞快地包起粽子来,不一会,一个裹着翠绿外衣,身材匀称的粽子上桌了!“哇,婆婆好厉害。不过这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包粽子也太简单了吧!不就是三片叶子放些米和肉,然后用绳子一捆,不就成了!”外婆笑着说:“好戏在后头,你先自己包一个试试?”我开始尝试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粽叶折了一个不成形的三角形,又放了一大勺糯米。可让我万万没想到,放完剩下的食材后,可恶的糯米竟然从粽叶里溜了出来,好像夏天减肥未成功的阿姨露出来的肥肚腩。这时哥哥过来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不屑地问道:“你包了个什么东西?这也太丑了吧!”我不服气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你来包呀。”哥哥被气得哑口无言,缩回房间写作业去了。我也甘拜下风,乖乖地让外婆教我。“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外婆一边教我,一边说着。“外婆,我还知道端午节的很多知识呢!端午节又称正阳节、龙日节、龙舟节。节日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艾草等习俗……”我眉飞色舞地和外婆聊着。“呀,我家的妹妹,啥时候学了这么多东西呀,真是几日不见,知识渐长呀……”外婆笑呵呵地说道。

终于一个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件绿色的棉袄,排成整齐的队列,登上了她们最后的大舞台——蒸笼。几个小时过去了,厨房里清香四溢。空气中弥漫着糯米夹杂着五花肉的香气,再配上粽叶的清香,真是“棕子香,香厨房”。

粽子出锅咯!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准备吃粽子。我拿起一个粽子递给婆婆:“婆婆,您先吃。”然后给爸爸妈妈也拿了一个。当我解开粽叶,一个肥肥胖胖、黄灿灿、三角形的大粽子露出了它的真容。咬上一口,软糯可口的糯米,肥瘦相间、油汪汪的五花肉,再加上黄黄粉粉的绿豆和板栗,那可真是绝配!爸爸妈妈一边吃一边夸赞说:“女儿真棒,这粽子味道可真不错。”我这心里美滋滋的。

五月初五,一粒粒糯米,一片片粽叶,组成一个个美味的粽子,香味飘进千家万户。

17辞旧迎新贺新春

作者:兰采壹

盼望着,盼望着,掸尘祭灶,庐舍贴新桃,又是一年元日到。

元日,即初始之日,也即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我们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感。

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上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人们便已形成了岁首祁年祭祀的活动,代代传承至今,显示着我们文明深厚的底蕴。春节的说法,出现相对较晚。直到年,当时袁世凯政府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一直沿用至今。春节贺岁起初以祁年祭祀为中心,渐渐地,在传承发展中又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买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烟花、拜年拿压岁钱、舞龙舞狮、拜神祭祖、逛庙会……

按照妈妈小时候过春节的习俗,过年最重要的是年前要把春节那几天的吃食都提前准备出来,其中,馒头包子这些主食一般就要忙活一整天。尤其是豆包,要先熬豆沙馅儿,想想那宽敞的大院子,用土胚垒起四五个炉灶,猪八戒肚皮大小的大铁锅支设在露天里,成袋的红小豆倒进去,铲子在锅里不停地翻搅着,浓浓的甜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里。一帮孩子们眼馋地盯着豆馅儿、吸着鼻子、围着锅转,大人们就顺手盛一碗给他们,看着他们心满意足地一边吃去,然后大人们继续开心地准备着过年的吃食。

虽然现在的春节已经不需要再垒灶蒸包子,也不能放鞭炮烟花,却又比过去多了看春晚、抢红包这些新花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过年的方式。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可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你追我赶,上蹿下跳,如果赶上下大雪,那就更嗨了,堆雪人、打雪仗、滑雪车,多寒冷都能被我们的热火朝天融化。

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又不一样,因为疫情,很多人像我们一样没回老家,在北京就地过年。除夕以前,贴好春联、大扫除完,买好各种食材。除夕晚上把抽屉柜子的门都打开,初一再关上,名曰接财。除夕晚上一边看春晚,一边点评节目,一边抢红包,一边吃零食,一边电话拜年,一边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一张皮、半勺馅儿,一捏一挤就一个,圆鼓鼓地在案板上排着队。快十二点时,开始烧水。锅里冒着白花花的雾气时就可以下锅了,胖乎乎的饺子一个个跳进沸腾的水里,溅起很小很小的水花,仿佛高超的跳水运动员,全部高分通过。

待到饺子煮熟端上来,我想着往年一大桌子人围坐一起吃饭,不觉有些伤心。想想那些过年还坚守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都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我是既敬佩又感伤。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期望着变法成功,革除旧弊,迎来一个新的强盛的大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祈愿新的一年,疫情早日过去,家家共团圆。

18端午节包粽子

作者:刘雨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都在家里包粽子,其乐融融。

这次包粽子我们准备了一篮粽叶,一碗红枣,一盆江米,一些棉线和一个篮子。材料准备好了,我望着慈祥的奶奶,缠着奶奶教我们包粽子,奶奶爽快的同意了。奶奶认真地对我们说:“先要选两三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上面的粽叶要压住下面的粽叶的一小半,接着,把粽叶折叠成一个像漏斗式的形状,在这个漏斗里面先放一小半的米,再放上几粒红枣,最后再放上一点米,把红枣盖住,要让漏斗口和所放的米持平即可,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少了粽子会很瘪,太多了粽叶又会包不住,最后可以把粽叶折叠起来,让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再用棉线缠绕着粽子四五圈儿,打一个结,最好是活扣,吃粽子的时候方便姐解开。”话音刚落,一颗饱满的粽子,出现在了奶奶手里。

大家照着奶奶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包着粽子。我却在偷偷地看大家包粽子,我看到爸爸包的粽子又大又好看;妈妈包的胖嘟嘟的,像一头大肥猪;爷爷包的圆溜溜的,像一个大圆球;奶奶包的粽子又美丽,又饱满,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粽子一个个形态各异,我又看看自己包的粽子,瘦小的像孤儿一样,看到自己的粽子,我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煮粽子的时候,妈妈把各种各样的粽子放入锅中煮,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摆在我的面前,我嗅了嗅粽子,那种甜丝丝,甜蜜蜜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子,一口接着一口,那个甜的哟,那个香的哟,吃了还想吃……

这个端午节我们一家人都学会了包粽子,别提多开心了,最后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就是端午节出生的呦。

19快乐的元宵节

作者:高绪龙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来了,这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因为这天可以吃我最爱的元宵。妈妈说,元宵节吃元宵,不仅寓意喜庆、合家团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等养生功效呢。

中午,我们就开始煮元宵了。我们烧了半锅水,等到沸腾的时候,我把一整袋“白胖子”元宵倒了进去,它们便像潜水员一样迅速地潜入水底。过了一会儿,随着水温逐步升高,“小胖子们”好像承受不住这种热气,开始一边膨胀一边向上浮动,很快就挤到了一起,我怕它们粘粘,就用勺子轻轻搅拌锅边,它们便开始旋转着跳起了芭蕾舞,这样很快就煮好了。“小胖子们”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的,一阵元宵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元宵端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去夹,可是元宵太狡猾了,刚到嘴边它就滑溜溜“啪”地一声滚进了碗里,溅得我满脸都是汤,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一筷子加起来迅速地放到了嘴里,哎呀,烫得我舌头都麻了。妈妈赶紧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元宵。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慢慢夹、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这才真正尝到了元宵的甜美。它的外皮糯糯的,吃起来有棉花糖的口感;馅的味道就更丰富了,豆沙馅的甜甜的,吃起来有种沙沙的感觉;巧克力馅的既醇厚又丝滑,吃一口回味无穷;酸奶馅的甜中带酸,让人欲罢不能。一个个元宵吃下去,感觉舌尖上的每个味蕾都在舞蹈,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味道呀。

我真希望天天都是元宵节,家家团圆、人人快乐!

20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

作者:耿依彤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没错今天就是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了,因为全家人都可以团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过春节也叫过年,相传啊在古代有个叫“年”的恶兽,专门在新旧年之交出来吃人!人们很害怕每到过年就都躲起来,这时有一个白头老翁告诉人们他有办法!当“年兽”张牙舞爪又出来抓人吃时,白头老爷爷就叫大家穿上红衣服,窗户都贴上红纸,家家户户都一起放鞭炮,果然一片红光加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吓跑了年兽,人们终于过了一个好年!于是每到除夕,大家都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慢慢的这风俗流传下来就变成现在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了!

今年的春节我们还是跟往年一样回天津跟爷爷奶奶们一起过!一大早,我们都穿上了新衣新鞋,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在门上贴上红对联,窗户上贴上喜庆的窗花,茶几上放满了好吃的零食!忙活完这些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吃饺子可是年夜饭里的重头戏呢!全家一起齐动手,和面的和面,擀皮的擀皮,调馅的调馅,说说笑笑的真开心!对了,在我们家包饺子还有一个说法,我们管剁饺子馅叫“剁小人”,捏饺子皮说“缝小人嘴”这样一年大家都有好运气呢!

准备就绪开始包饺子啦!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包饺子小能手呢,再不会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像个小花猫了,我先擀一张半个巴掌大的皮,然后放上一勺馅,轻轻的把饺子皮捏上,这样一个小金元宝般的饺子就包好啦!爷爷奶奶都夸我手巧,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包饺子的过程温馨又其乐融融!

年夜饭上我们说着吉祥话,吃着美味佳肴和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加上五颜六色的烟花把整个天空都映亮了,好美呀!

我最喜欢春节了,你们呢?

21难忘的清明节

作者:范梓涵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今年的清明节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我第一次跟随大人扫墓祭祖。今天早上没有下雨,但是天空灰蒙蒙的。我怀着淡淡的悲伤和丝丝的哀愁来到了永安马龙公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吟着诗,我手执着束白菊,慢慢走向太爷爷、太奶奶的坟墓。走在山脚下,看到花草盛开,我已感受不到“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氛围。我们一步一步向山上爬去,迈着沉重的脚步,竟然体会不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最后,我们爬上山头,来到太爷爷、太奶奶坟前。眺望远处,是青山绿树,但我已经没有追逐春天的心情,也无法理解“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热闹了。这时,我从空气中嗅到了无尽的哀愁,只有“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无奈。看了太爷爷和太奶奶,我又去了太外公的墓前,献上菊花和水果,心里祈祷,相互攀谈几句,就默默离开了。

年年岁岁过清明,岁岁年年愁不同。爸爸告诉我:“太爷爷长得又高又瘦,有像松树一样不屈不饶的精神。你要像太爷爷一样,也具有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格。”我恍然抬头看了一眼爷爷,他头上有许多白发,又瞄了一眼爸爸,发现他头发中也有几根银发。我顿时发现,我渐渐长大,亲人们却渐渐老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眼前,不辜负长辈们对我的殷切期望,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22清明踏青

作者:何恬

又是一年清明,趁着春雨暂歇,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

一路上春意盎然,一片片竹林苍翠欲滴,一条条小溪流水潺潺,山下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池春水碧波荡漾,好一幅“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景象。

我们来到一座小山岗前,山脚下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走在田埂上,田边许多野草在蓬勃生长着,娇嫩的马兰头刚长出几片嫩绿的叶子,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草,却是一道美味的凉拌佳肴。田边还有许多荠菜,有的已经开出白色的、星星点点的小花,长出了一串串爱心似的小种子,可爱极了,还有的刚长出几片羽毛似的叶子。我们挑了些娇嫩欲滴的小野菜,用随身携带的剪刀,把他们连根挑出泥里,收入囊中。刚出土的野菜就像汪曾祺爷爷笔下的那样,有一种园种蔬菜缺少的清香,我想,这就是清明时节大自然馈赠的山珍野味吧!

临近中午,收获满满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屋前屋后种满了娇艳的桃花,萦绕着悦耳的鸟鸣。店里的老板娘热情好客,我们一进店门,她就迎了上来,向我们推荐了一桌子好菜。清明,当然少不了美味的时令点心——青团,刚出炉的青团油绿如玉,咬上一口,淡淡的艾香伴着甜滋滋的豆沙,真是人间美味呀!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这盘螺蛳也是美味至极呀,拿起一个放进嘴里,吮吸几口,肥美的螺丝肉就跑到了嘴里。

最是一年春好处,清明踏青收获多。

23春节包饺记

作者:何乐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春节到了!“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家家户户包水饺”,于是,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开始了包饺大计。

和馅儿还得靠爸爸。“咚咚咚”,剁肉啦!“哒哒哒”,和馅啦!厨房里奏响了一曲欢乐的包饺曲。只见老爸左手抱着大碗,右手拿着一双筷子用力地转动着。那些馅儿全都乖乖地抱在了一起,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呀!

外公可是擀皮高手!瞧!他啪嗒啪嗒揉好面团后,又将他们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后按压成圆形。接着外公的绝活上场!他一面转动面团,一面来回摆动着擀面杖,那面团如同一只只可爱的精灵在外公手里快乐地飞舞着。“南边来了大白鹅,咕咚咕咚跳下河……”他还哼起了小曲哦!不一会儿,一个个白玉盘便乖乖地躺在那儿,等待着主人的赏赐。

馅儿已备,皮儿已有。到了老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只见她用手蘸了一些水,小心翼翼地抹在饺子皮边缘,再用勺子舀了几勺馅放在饺子皮中央,接着又把饺子皮对折,麻利地把它捏合好。就这样,一个可爱的饺子出品了,仿佛一个饱满的金元宝。

大家各司其职,认真地包饺子。我一看,他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我能干些什么呢?我挠了挠头。于是,我一会儿帮妈妈递饺子皮,一会儿为外公切面团,一会儿替爸爸擦汗……

包好的饺子如同一只只美丽的白天鹅,乐呵呵地站一起,祝福我们新年快乐呢。看着这些可爱的劳动成果,我们一个个美滋滋的,那叫一个爽呀!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

24端午节

作者:蔡文帅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我眼前便浮现出了端午节的各种美景:香甜可口的粽子,碧绿清香的艾叶,还有那威武漂亮的龙舟。

端午节有许多叫法,如端阳节、五月节、诗人节……过端午节时,赛龙舟、吃粽子是最主要的习俗。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在端午节这一天,我最期盼的就是能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前一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买香甜的红枣,新鲜的粽叶和又粘又软的糯米。回到家后,我们立马先把红枣、粽叶和糯米泡到水里,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第二天下锅蒸煮,粽子能够更好地入味。万事俱备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变成了一个空心的漏斗形。然后,我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同时再把三颗又大又红的枣放在中间,接着我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我把绳子扎得严严实实的,这样一个美味的粽子就包好了。在我和妈妈的配合下,我们包了许多粽子。妈妈把粽子放进蒸锅里,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我凑近闻了闻,粽子的香味真让人垂涎欲滴呀!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品尝,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哇,好烫!粽子四溢的飘香让我一连吃了三个,吃得肚子都快撑破了。我揉着圆鼓鼓的肚子直打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很喜欢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端午节,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像蜜一样甜。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端午节已在年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传承它,保护它吧!

25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者:严淳熙

今年正月十五,爸爸妈妈带我去城隍庙观赏元宵花灯。

快到城隍庙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交织在一起,呈现在路两边,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进入城隍庙九曲桥,我更是惊叹不已,抬头看,有活泼可爱的“兔子”灯,有红宝石般的眼睛和一对长长的耳朵;有造型各异的“小鱼”灯活灵活现,似乎在灯海里,游来游去;还有“小鸟”灯笼,长长的嘴巴,美丽的羽毛,好像随时都要飞起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路上跑的,像是一条灯火组成的大河,蜿蜒在夜色中。看灯的人群熙熙攘攘,孩子们提着五彩缤纷的灯笼兴奋地跑来跑去,大人们互相聊天猜灯谜,一路洒满了欢声笑语。

欣赏完美丽的花灯,我们正准备回家,一股汤圆的香味儿串到我鼻子里、原来是一家老字号汤圆店。于是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了店里。我们点了一份美味的汤圆。这些圆头圆脑的“小家伙”,白色的肚皮里藏着各式各样的馅,甜滋滋的芝麻馅,香喷喷的玫瑰馅,热乎乎的鲜肉馅,别提多好吃了!吃着汤圆,我疑惑地问爸爸:“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爸爸笑着解释:“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形成于宋代,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人们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原来元宵节时吃元宵的习俗是这么来的呀,我夹起了一个汤圆放进爸爸嘴里,爸爸烫的直哈气,大家都乐得哈哈大笑。

我们在看花灯吃元宵中,度过了欢乐的元宵节,我感受到了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美满和喜庆欢乐。

26端午赛龙舟

作者:钟书麟

端午节到了,我的家乡——嘉兴也一下热闹了起来。因为,不仅一个个闻名中外的嘉兴粽子被千家万户作为时令美食端上了饭桌,而且还有一场场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赛龙舟了。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一大早,嘉兴西南湖边早已人山人海,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在焦急地翘首远望。原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龙舟活动即将在这片水域上演。我和爸爸妈妈好不容易从人逢中挤了进去。我的心也随着人流的涌动而兴奋不已。

“来了!来了!”随着人群中一阵骚动,不一会儿,踏着激昂的锣鼓声,龙舟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它们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又像勇猛的大将军,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翘起的龙威直指蓝天。看,那些龙舟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真像龙腾大海,壮观极了!

比赛十分激烈。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时而这条在前,时而那条在前,咬得可紧了!运动员们顾不上擦拭汗水,一个劲地使劲划。湖边的观众也握紧拳头,激动地为他们呐喊加油。直到龙舟过去了,人们的目光还是紧紧盯着它们远去的身影……

这激烈的气氛和壮阔的场面令我久久难以忘怀,每次回想起来总是心潮澎湃。

“龙舟又荡旧时波,锣鼓频催破浪梭”。端午赛龙舟,不仅赛出了家乡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也让我看到了龙舟运动员们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可贵精神。我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27七夕节乞巧

作者:孙灵菓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伴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七夕节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去年的暑假,我在姥姥家第一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夕节。

记得那天,夜幕降临,姥姥笑着对我和姐姐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和姐姐一起说:“七夕节!”我忽然想起林杰的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姐姐马上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姥姥笑着说:“你们姐俩真有学问啊!那我考考你们,七夕节还叫什么节?”我想了想,“女儿节!”姐姐接着说:“乞巧节!”姥姥点点头,“对了,还叫七巧节、七姐节呢!”

我好奇地问:“姥姥,七夕节有什么习俗吗?”“当然是穿红线了。女孩子这一天都要乞巧,也就是学做手工,长大才能心灵手巧呢!今天,我教你们绣花吧!”“太好了!”我和姐姐高兴极了。

说干就干。姥姥给我们找来两块白布,先让我们在布上用铅笔画出图案。我画了一只和平鸽,姐姐画了一朵牡丹花。接着,姥姥又找来了各种颜色的丝线,教我们穿针引线,然后按照图案,一针一针地刺绣。我可是第一次学刺绣,刚绣了几针,就把手指扎出血了,幸好针眼不大,我趁着姥姥没发现,继续刺绣。姐姐的手艺比我强,速度也比我快。在姥姥的指导下,我忙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绣完了。我仔细看一看,虽然有点儿皱皱巴巴,和平鸽的翅膀还有点儿绣歪了,但那毕竟是我的第一件刺绣作品呀!后来,姥姥还教我们做了一个小布包、一个小抱枕。姥姥笑着夸奖我们:“做得真好!你们姐俩长大一定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子!”我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望着漆黑的夜空,星光闪闪,我认真地问姥姥:“今晚牛郎织女真的会在鹊桥相会吗?”姥姥神秘地说:“会的,但是要等半夜12点以后呀!”我和姐姐央求,“姥姥,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呗!”“好吧,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牛郎,放牛的时候,遇到了从天上来到人间的七仙女……”听着,听着,我依在姥姥的身旁睡着了。夜里,我真的梦见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呢!

这是一个难忘的乞巧之夜,一个浪漫的七夕之夜……

28清明节扫墓

作者:黄光辰

4月3日早饭后,我随妈妈和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等亲人分乘几辆车去祭祖。今天天气很好,虽然太阳不大,但是也没有雨。车窗外草长莺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很飞扬。

不一会儿,车子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缓缓的驶过河上的小桥,然后停在了河滩上。我们下了车,拿着在路上买的祭拜品,关上车门,就开始爬坡。来到一条林间小路上,远远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围墙,慢慢地走近了,我看见围墙大约一人高,围墙墙面嵌着白色的瓷砖,顶部是紫色的,波浪形。来到入口处,我看见围墙里面有几座陵墓,有几个亲人拿着扫把扫墓,扫干净后,大人们把香烛,鞭炮,花圈等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祭拜品用拿了过来。我看见几座陵墓上都有台阶,坟墓周围砌着砖,是圆形的,墓碑上有黑白照片和龙飞凤舞的字,墓碑顶部盖着石瓦,防止下雨淋湿。我们每人拿了三只点燃了的香,排队轮流磕头上香、许愿,然后在坟上插花圈……出来后,大人们开始燃鞭炮,“噼噼啪啪—砰!噼噼啪啪—砰!”,鞭炮声夹着冲天雷冲上半空炸开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都捂住耳朵,鞭炮声持续了几分钟。

还有一个地方要祭拜,于是我们向下一个地方出发。一路上树木参天,绿草茵茵。草丛中夹着一些野菜,有野芹菜,听他们说还有枸杞尖,大人们边走边摘这些野菜,边聊天。

回去的路上,妈妈对我说:“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光是要祭拜祖先,还有那些在战乱年代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因为他们拼命保卫国家,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和平与美好。”妈妈边说边打开手机说:“我们来网上祭拜英烈。”我和妈妈一起庄重的在网上向先烈们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38.html
------分隔线----------------------------